欢迎访问吉林大学体育学院官方网站!
中文 |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本科生工作 > 专业课教学
体育学院2011-2012学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发布日期:2013-11-01

立足改革促进持续发展   以人为本培养合格人才

——体育学院2011-2012学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2011-2012学年度,体育学院根据教育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精神和《吉林大学中长期改革与发展规划纲(2011-2012)》的相关要求,把工作重点确定为:加强本科教学改革,努力提高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进而全面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经过一年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同时获取了一定的教改经验。下面,具体总结如下。

一、本科教学基本情况
(一)专业设置

   体育学院目前本科专业四个年级均设置两个方向,运动训练专业与社会体育专业。

(二)培养目标与规格要求

运动训练专业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从事体育科学研究工作、体育管理工作、大型体育赛事策划与组织工作以及社会体育指导工作,能够胜任高中、大学体育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专业运动俱乐部或职业队的教练员、科研人员,并能够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德才兼备、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具有较高专业技能的应用性、复合型高素质体育专门人才。

2.培养规格要求

(1)领会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理和“三个代表”、“以人为本”的重要思想,掌握国家有关教育、体育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热爱教育事业和体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2)较全面地学习和掌握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教育训练学、运动人体科学和教育心理学基础理论知识,系统地掌握竞技运动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较高的运动技术水平,具备从事竞技运动巡礼和专项体育教学及其科研与竞赛组织、裁判的实际知识和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和一门计算机语言,能够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具有运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达到大学英语四级等级和计算机二级等级的基本要求。

社会体育专业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方案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的,具有较高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素质,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适应我国体育社会化、产业化、市场化发展需求的、具有社会体育的基础理论知识与技能,为各体育健身中心培养高级指导员和经营人员;为各体育产业培养经营管理等体育社会工作培养管理者,能够胜任体育健身、休闲娱乐指导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2.培养规格要求

1)领会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理和“三个代表”、“以人为本”的重要思想;具有改革创新意识和艰苦创业、敬业的的精神,具有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具有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基本常识、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2)具有较扎实的体育科学基础,较全面地学习和掌握社会体育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社会体育发展的动态和趋势,具有从事社会体育工作能力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掌握基本的社会体育调查方法,并具有从事社会体育科学研究的能力;在健身活动的高层次组织管理及俱乐部经营与体育产业开发等方面有一定的特长。

3)掌握一门外国语和一门计算机语言,能够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具有运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达到大学英语四级等级和计算机二级等级的基本要求。

(三)生源质量

几年来,体育学院本着专业各有所长的特点,在学生入口处严把质量关,如运动训练专业,依托吉林大学的综合性优势,本着择优录取的原则,在全国范围内选拔有潜力的、有一定成绩的运动员来学院学习与深造,学生的来源地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甘肃等。以2011-2012学年为例,我院运训专业共招收60名学生,入学时国家一级运动员的比例就占到了10%,比刚建院时要高出3-4个百分点。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近几年录取的文化课成绩都非常稳定,建院第一年社体专业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92分,基本上近几年入学学生分数都保持在480-550分之间,去年入学的2012级学生,平均录取分数为468分,虽比往年稍低,但也比其它体育兄弟院校要高出30-40分。因此我院的生源质量,无论是从运动技术水平,还是文化课基础来看,相对同类院校都是具备一定优势的。

二、师资与教学条件。

体育学院现有教职员工226人,教师队伍中,教授23人,副教授人数61人,讲师人数91人,具有高级职称的师资比例达37.2%。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9人,在读博士3人;拥有硕士学位的教师50人,青年教师全部具有硕士学位目前,学院师资队伍整体的职务结构、年龄结构和学历结构渐趋合理。

在2011-2012本科生课程的教学中,共有183名教师担任本科生课程的主讲工作,其中承担全校公共体育课教师148人,专业课教师35人,主讲教师达标,教学水平好。学院认真贯彻执行学校的有关规定,把教授、副教授为本科学生上课作为一项基本制度。规定教授、副教授每学年至少要为本科学生讲授一门课程,教授每学年至少承担36学时的本科教学工作,副教授至少承担54学时的本科教学工作。并在教师职务聘任中,将为本科生授课作为一项重要条件,实行一票否决。目前,我院60岁以下教授、副教授目前均为本科生授课。

学院积极鼓励青年教师提高学历,鼓励青年教师到国内和国外重点大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同时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和专业培训讲座。本年度,我院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3人,在职攻读硕士学位4人,3人在国外做访问学者,23人次参加国内重要学术会议。学院还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学校组织的课堂教学大奖赛,优秀青年教师评选等活动,在2012年吉林大学教师教学大奖赛活动中我院裴晶晶老师获一等奖。

目前,学院已基本建成专业化实验室共计4个,实验室内配备有较为齐备的多媒体设备及现代化教学设备,学院实验中心严格执行管理规章制度,保障了《运动生理学》等8门实验课程的开设,本年度实验中心共计5位教师为4700人次本科生上实验课,教学效果良好。但目前学院部分学科实验设备短缺,更新缓慢,一些实验项目无法开出,还不能完全保证本科生教学需要。

本年度学院积极投入,加大教学环境的改善。在网站建设上建立相应的上网制度,所有文字都要求有文字与电子两种形式,并设立专人负责,对于所有上网材料都要求加盖院内公章。配合学校完善大学生体育课程选课系统,吉林大学生体质检测系统。本年度投入3万元的经费购买图书资料,保证教学需要;修缮学院多媒体教学中心,投入2万元更换新的桌椅,改善了学生的学习环境。

三、 教学建设与改革

(一)专业

专业课开设社会体育专业和运动训练专业两个专业。运动训练专业下设篮球专项、排球专项、田径专项三个方向。

(二)课程

   在课程设置方面,我们尽量做到系统性、规范性、科学性和实效性,社会体育专业和运动训练专业具有各自的专业特点。以2012级为例:

2012级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表

课程名称

课程性质

学期

学时

学分

公共英语B1

春季

64

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春季

40

3

形式与政策

春季

32

16+16

1

军事理论

春季

16

1

体育概论A

春季

16

1

运动解剖学

春季

64

4

田径基础

春季

48

4(3)

羽毛球A

春季

32

2

网球A

春季

48

3

大学英语B-

秋季

64

4

大学计算机基础

秋季

72

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秋季

42

3

中国近代史纲要

秋季

32

2

社会体育概论B

秋季

32

2

运动生理学

秋季

64

4

基本体操

秋季

48

3

主项

秋季

57

4

 

2012级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表

课程名称

课程性质

学期

学时

学分

公共英语B1

春季

64

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春季

40

3

形式与政策

春季

32

16+16

1

军事理论

春季

16

1

体育概论B

春季

16

1

运动解剖学A

春季

64

48+

16实验

4

田径与户外运动1

春季

64

4

篮球1

春季

64

4

田径1

春季

64

4

排球1

春季

64

4

大学英语B

秋季

64

4

大学计算机基础

秋季

40

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秋季

32

16+16

1

中国近代史纲要

秋季

16

1

体育概论B

秋季

16

1

运动解剖学A

秋季

64

48+

16实验

4

田径与户外运动Ⅰ-

秋季

64

4

专项提高

秋季

64

4

 

此外,公共中心课程设置为:

   主要开设选课制,设置的项目有:篮球、足球、网球、排球、软式排球、轮换、乒乓球、健美、健美操、毽球、太极拳、滑冰、滑雪、无痛苦跑和礼仪公关等项目。

(三)教材

教材的来源主要分为两条渠道:

第一:与所学领域相关著作、教材;

第二:学院自己创编的著作与教材。

目前自创的教材有:

杨霆著,《体育学原理》,高级出版社,2009.9;

裴海泓著,《体育》,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6;

    袁雷等主编,全国高等学校公共体育课适用教材《现代大学体育教程》,人民体育出版社,2010.8;

(四)实践教学条件

(1)软件——师资数量与学生的比例来看,年龄结构、职称结构、性别比例、学历结构等基本合理。

(2)硬件——场地器材设施

主要有南区游泳池、篮球场、足球场、运动场、网球场、体育馆和新建的大学生活动中心的1.5个篮球场馆、乒乓球馆;南岭校区网球场、运动场和体育馆;新民校区运动场和体育馆、朝阳校区体育馆、风雨场地和轮滑场;新民校区体育馆和体育场。

(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由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不仅要求学生专项技能要好,而且具备较高层次的理论知识,并能很好的在实践中应用。

(六)教学内容改革

无论是术科教学还是理论传授,均紧扣时代发展的脉搏,适时的调整课程培养方案。如专业课教学理论中新增设了与体育产业、体育法律和体育文化等相关内容;术科中新增设了很多新兴运动项目,如花样跳绳、瑜伽、太极、体育礼仪等。

(七)教学方法改革

教学方法也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由原有的传统的教学和训练法向新教学法与训练法转变。传统术科的教学法包括讲解法、问答法、讨论法、示范法、演示法、保护与帮助法、分解练习法、完整练习法、循环练习法;新的教学法包括游戏法、比赛法、情景法、发现法、问题探究法和小群体教学法。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了教学的质量。

(八)课堂教学规模

班级学生的人数在2—22人之间不等,主要依据教学班和学生的选课情况而定。

(九)实践(实验)教学

实践教学分为社会实践调查和教育实习两部分。社会实践调查在短学期完成,为期一个月。教育实习在秋季学期进行,为期十二周。均分为准备期、实践期和总结期。

(十)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按照体育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大纲的要求,在每年的秋季学生教育实习和社会调查的过程当中,带着论文题目到实习单位,将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以便能结合实际很好的解决体育的相应现实问题。具体工作步骤如下:

   动员-讲座-选题-安排指导教师-定题 -开题-撰写-指导-中期检查-定稿-预审和答辩、授予成绩-  装订论文归档。

(十一)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项目:

李越——《我国冰雪体育竞赛产业发展研究》;

权振——《吉林省体育中介市场运行现状调查与发展策略研究》

李晓辉——《吉林省冰雪体育健身休闲产业发展研究》

安伊凡——《吉林省冰雪体育用品产业发展研究》

李含——《我国蒙古族那达慕大会的多重价值研究》

四、质量保障体系

为保障我院教学能正常、高质量运行,学院在不断完善和健全教学内容、方式等体系的同时,教学质量监督体系的建设也丝毫没有松懈。从目前来看,我院在教学质量体系方面的建设(包括日常教学监督运行、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以及专业认证情况等)主要可体现为以下几点:

(一)教学监督

我院成立了以迟化、高岩松教授为首的本科教学质量检查督导组,采取整体或分组、定期检查以及不定期抽查的方法对任课教师上课的情况进行了解,了解的具体内容包括任课教师对上课时间的掌握情况,看有无迟到早退现象;以及教师的教案、教学进度是否与教学计划相同步;教师在课堂上有无过度讲解授课内容以外的相关内容情况等。

(二)相关的教学秩序、规章制度

我院在每学期的开学初与学期末,均召开教学预热以及考试准备工作大会,为新学期的教学工作以及期末考试工作做好准备;在教学周单周的周一定期召开全院任课教师教学指导例会,在会上,教学院长会通报最新的教学信息与要求,与会教师在一起分析探讨当前教学的形势与重点,总结教学中的优势与不足。通过这种例会的形式,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教师们在教学中的整体性与统一性,能够与学院的教学要求保持高度一致,同时也对教师提高自我监督意识,时刻从严要求自己提供了制度约束。

(三)师资培训

师资力量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为此,我院通过各种渠道来提高与培养教师队伍的业务素质,如在专业课方面,每两周要定期组织一次教师业务提高活动,教师集体进行某一项目的备课实践,这种形式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也有效锻炼了大家的身体素质,可谓一举两得。另外,为了加强青年骨干教师的业务素质,我院也积极为他们创造交流与学习的机会,先后有多名教师到国外或国内各院校进行交流与培训,这项举措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院的教学质量与水平。

(四)评价体系建设

每学年的学期末,要对全体教师进行不记名的测评打分,并相应分出不同的等级,对于在教学方法、能力与水平方面,同学们反映问题比较大的教师,学院会与他们进行相应的沟通,并采取相应措施改进和提高。如在教学内容方面进行相应调整或停课进修等。

(五)专业认证

    2011-2012年度,我院专业认证主要体现在2011级运动训练与社会体育两个方向上,其具体专业认证情况见下表1和表2

1  2012级运动训练专业2011-2012年度专业认证情况表

认证项目类别

各项目类别认证人数

占年级总人数认证百分比%

国家二级运动员

52

87%

国家一级运动员

8

13%

国家二级裁判员

38

63%

国家一级裁判员

22

37%

     2   2011级社会体育专业2011-2012年度专业认证情况表

认证项目类别

各项目类别认证人数

占年级总人数认证百分比%

国家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

17

85%

国家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

3

15%

通过以上两表可以反映出,我院在2011-2012年度两个专业方向的专业认证率以及认证程度方面还是不错的,运训专业实现了100%二级运动员专业认证,一级运动员认证率也到达13%;社会体育的同学也完成了全部人员的专业认证,只是在一级体育指导员的认证上比例还有待提高。

另外,为了学生毕业出口多元化,我院2011-2012年度也根据大三部分同学的意愿,组织进行了教师专业资格证书的考核认证工作,一些同学也达到了相应的认证标准。

五、学生学习效果

(一)学生学习满意度

我院体育教学主要分为两部分,公共体育部分与专业部分。针对两方面教学

的不同特点,我院教学委员会分别对相应的部分授课对象进行过访谈与问卷调查,来了解学生对教学方面的要求与满意程度。如2011年度-2012年度,我院教学委员会在2012级公共体育课学生中抽取了100人进行量表调查,从调查的情况看,在教学内容、学生对师资的认可程度以及最终的学习感受方面,测评所取得的成绩均要高于平均水平,但在器材和考核方式、标准方面期待改进程度要大些。

(二)应届毕业生毕业、学位授予、读研、就业情况

    2012界本科毕业生,共有50人,其中社会体育专业20人,运动训练专业30人,其具体毕业、学位授予、读研、就业情况见下表3

3  2012级毕业生毕业、学位授予、读研、就业情况表

 

运动训练专业

社会体育专业

总计

各项目占总人数比例

毕业人数

28

19

47

94%

学位授予人数

28

19

47

94%

读研人数

2

4

6

12%

就业人数

19

13

32

64%

   从表3反映出,我院去年2012级毕业生的毕业率在正常理论值控制范围内,保研率超过了预期的10%标准,就业率也在平均值以上。

(三)社会对毕业生的满意程度与毕业生成就

体育学院对毕业生的了解,主要是通过访谈。通过访谈,得知几年来多名毕业生获得了用人单位的好评,学院去年曾经借社会体育专业实习的机会,与英派斯俱乐部人事部经理周月娇女士进行访谈,对我院培养的学生曹满乐给予了高度评价,此名同学现在青岛英派斯总部任部门经理;我院毕业生陈纪元现在深圳纪元体育公司任董事长;还有,我院毕业生丛密林在高校任教,去年拿到国家社科基金等等,吉大体院毕业生在各个领域开始站稳脚跟,并且获得了不错的口碑。

 

六 、学院特色、办学特色、优势与经验。

近年来,我院在教学、科研、高水平体育建设等方面的工作,重点规划与细致落实相结合,办学特色鲜明,建立了一定的学科发展优势与办学经验。

(一)教学方面的特色优势

目前,我院承担的本科生教学工作包括了公共体育教学与专业体育教学两个方面。教学方面的特色优势主要体现在课程设置上。

公共体育教学方面——与国内其他综合大学相比,我校公共体育教学每年

的学生数量达到万余人,堪称全国之最,因此,根据我院师资力量的特点,结合各校区的体育场馆硬件资源,学院依据教育部高校体育工作指导纲要,不仅设置了大球类(足、篮、排球)、小球类(网、羽、乒)、游泳、田径、健美操等常规课程,同时还开设了具有一定特色的课程,如定向越野、攀岩、台球等课程。公共体育教学不仅增进了学生的体质健康和心理健康,也促进了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形成。

专业体育教学方面——本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的原则,我院非常重视体育专业本科学生的教学工作,在课程设置上体现出“创新、务实”的特点,比如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培养,学院结合当前社会的发展形势与要求,在常规理论课程如体育社会学、体育管理学、奥林匹克文化等课程设置的基础上,还增添了社区体育学、休闲体育学、体育产业学等课程,同时,加大了学生的实习实践培养力度。近年,我院体育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应聘、就职已经得到了用人单位的高度肯定。

(二)体育科研工作方面的优势

    科研工作反映了一个学院的师资水平和创新能力,我院非常重视这方面工作建设。近年来,结合教师自身的研究方向和当前国内外体育热点问题,我院建立了以杨霆教授、袁雷教授、刘忠民教授、孙茹教授、迟化教授、裴海泓教授作为学术带头人的多支科研团队,研究内容涵盖了竞技体育、社会体育、学校体育运动人体科学等领域,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近三年,我院教师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三项、教育部规划课题三项、省级课题10余项,在体育类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这些成果的取得有力地促进了教学与训练工作进一步提高。

(三)训练竞赛方面的优势

目前,我院正逐步建立起一支高水平的竞训队伍。通过多位优秀教练员科学化的训练指导,我院高水平运动队代表吉林大学和吉林省,近年在国际、国内的多个项目的竞赛中,取得了骄人的战绩。如张淑晶代表中国女子马拉松队参加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韩玉成获得了多哈亚运会男子20公里竞走比赛的金牌、校乒乓球队在2009年全国大学生乒乓球比赛取得了女团第三名、男团第三名的赛绩、校女子马拉松队夺得了2009年吉林省高校马拉松赛的冠军。2012年第二届长春市大学生乒乓球赛,我校乒乓球队获得甲组六项冠军,一项亚军,同时获得赛会优秀组织奖。在刚刚结束的2012年第九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上,我院学生陈雨获得女子链球金牌、裴楠获得男子三千米障碍赛银牌、李祥虎获得男子 110米栏银牌、马书会获得女子铅球银牌、2010级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王海娜获得女子乙组3000米障碍第四名,这是吉林大学在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田径项目比赛中,取得的最好成绩。可以说,高水平体育已经成为我校对外交往的一张“名片”,

教练员和学生们用优异的竞赛成绩和体育道德表现,向外界展示了吉林大学优良的校风建设和学校文化。

虽然取得了一定得成绩,但是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了影响学院本科教学质量的一些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是:教师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有待提高;在公共体育教学方面,中心校区存在着上课人数众多与教学场馆资源不足的教学矛盾问题,例如,一个篮球班达到32人却只能使用一片篮球场进行教学,且班与班场地与场地紧挨着,容易形成教学事故。

为此,2012-1013学年,学院会制定详细的计划,解决不足,发展长处,使教育教学工作有长足的进步,进而推动学院的各项工作持续发展。


 

 

 

2013年11月1日